「雲林幹話王1450稱假農民時間」
倒霉的芭樂又無辜受害了....
奇怪芭樂不是拿來吃的嗎...怎麼也快變拿來丟的....
難道是傳說中的CS:快丟芭辣,快丟芭辣
農委會是不是要說:小心有手榴彈
#張錫銘果然是台灣芭樂最佳代言人
言歸正傳
胡中ㄧ要嘴人也要查一下資料,高雄的芭樂價格送拍賣的確比其它區域價格高....代表什麼意思?
第一的確品質比較好,大概是分級包裝比較落實
第二劣果不送拍賣的比較多代表,後端加工有在動....
好了對我來說止痛藥爽不了我,我也是敦促高雄市政府應該要落地了,否則明年一樣難免出現滯銷問題.
能做的就儘量,至少讓一個區域整合起來落實產銷制度
產銷問題靠銷也是無法解決
雖然比農委會傻的注重產,高明許多
但比爛不是好事....更何況是跟笨蛋比爛
台灣很奇怪,一直用產在看待農業,一直用產的概念在檢視產業.....最後結果就是「好想贏美國變成好想贏中國⋯⋯悲劇的是再變成好想贏越南.....」
而最大問題是什麼?
笨蛋人家是用市場需求在檢視產業!
中國不用說是傾盡一切資源在整合產業,那大多數人映象中落後我們的越南呢?
#根本屌打台灣!
越南的產業務實我還蠻欣賞的...
例如產業的競爭力他們是用商業模式在看....絕對不愚民...雖然路很長,但人家看到成果了
政府輔導農企業發展,評估可行性,投入大量資金,輔導你「賺錢」
天啊...我好市儈....(賺錢)
廢話最終不賺錢...難道要賠錢
而台灣真的活在我們農產品好棒棒的年代........這概念真的要不得
因為各國不會去強調我們的農產品多好吃多棒,實際上他們反而重視「我們的產業能賺錢」「我們的農業具有國際競爭力」「農企業賺錢能帶動背後農民賺多少錢」
都是錢的問題,多棒,充滿濃濃的鈔票味
對比台灣你自己慢慢看這二十年來我們走了什麼路....真諷刺
補助當然需要,但補助更該看產值與背後效應,如果背後效應只是選票考量.....那我們永遠與這些成功的國家背道而馳.....
政府需要做的事不外乎...讓農業對外形成競爭力,那就看這些農政單位怎麼考量吧
雲林幹話王時間結束
謝謝各位收看